M(Media)世代耳不聰目不明?一心多用的危機
|
‧健康世界 2009/02/09 |
到2006年年底,主持研究的維多利亞‧瑞奧做出結論說:「大約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做功課時,都會使用電腦做其他與功課不相關的事。」 |
【撰文/王嘉琦】
剛上高一的李恆安,每天晚上做功課時喜歡全副武裝,一定要打開她的MSN和社群網站「無名小站」,戴上耳機,打開她的生物課本,開始做功課;等到告一段落時,她把螢幕換到正在玩的遊戲,打個幾分鐘再來做數學功課。 對於大多數父母親而言,兒時做功課的記憶,頂多是打開收音機的音樂,音量調到最小聲,做為背景聲音即可;打開書本,開始準備考試,最可能分心的事大概是手裡拿著原子筆,在手指上轉動或繞動,轉筆就算是當年的「特異功能」了。 可是到了恆安這一代,從國中開始,打開電腦、下載音樂到隨身攜帶的MP3或是iPod裡,戴上耳機,聲音想要多大都可;伸手拿起手機,就可以送出簡訊,與朋友聊天;在電腦上,只要動動手指,進入無名小站的部落格,點一下「好友」,就可以連到遠在海角天涯的幼稚園同學;或是直接去微軟的MSN和雅虎即時通,立刻找到同在線上的朋友筆談;這樣的環境,絕非當年父母親做功課的時代能夠相比的,因此這群孩子紛紛練就的一身好功夫,隨時隨地都在一心多用。 別以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這樣,美國的一家大型醫療機構,凱瑟基金會在2004年調查了兩千名、八到十八歲的青少年,發現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一的孩子,都曾經同時使用多種媒體,有人在接受調查當天,曾經在半小時之內,連續和同時用了八種媒體,因此這項調查稱這群孩子為「M世代」,所謂的M就是指Media(媒體)。 到2006年年底,主持研究的維多利亞.瑞奧做出結論說:「大約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做功課時,都會使用電腦做其他與功課不相關的事。」 但是,從電腦進入孩子的房間,展開一心多用的生活方式,到底會帶來什麼後果?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羅索‧波羅克曾經利用電腦斷層分析人腦活動情況,發現個人如果正在學習一樣新的東西,一心多用確實會阻礙學習,而且就算學到了新東西,似乎也無法長久記憶,很容易就會消失掉。 海馬迴與紋狀體的差別 波羅克解釋當人在學習新的東西時,依賴「敘述性的記憶」(declarative memory),並且會立刻存到腦子的「海馬迴」(hippocampus)部位。有趣的是,人可以很快的取得存放在海馬迴的記憶,當有需要時,即可拿來解決問題。 然而,當學習新知識的時候,如果因分心受到影響,大腦就會自動將學得的知識,跳過本來應該儲存資料的海馬迴區,儲存到另個區域—─紋狀體(striatum)。紋狀體的功能通常是記憶已經熟悉的指令,但海馬迴則專注在儲存新學的事物,並且在遇到新的情境時加以利用。洛杉磯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找了十四位、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,分成兩組,戴上耳機在一定時間內,計算他(她)們聽到的高頻率聲音。其中一組是在毫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,計算他們聽到的聲音,另一組則是在干擾分心的情況下接受測試,最後計算兩組人員的成果,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。 但是,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兩組人的電腦磁振造影圖(MRI scans)時,發現兩組人的腦部活動有很大的差異。其中無外界影響的組員,他們主要是使用海馬迴區來處理這項新的測試;受到外界干擾的組員,則是使用紋狀區域來管控測試的過程。 建立雙方都接受的使用原則 美國紐約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主任蘇珊‧史偌得認為,家長使用高壓手段與青少年相處,通常會得到兩敗俱傷的結果,所以聰明的方法是讓青少年覺得自己有決定權,訂出個人做功課的方法,讓他們覺得受到尊重,但是也將家長的要求,融入他的行為中,比較容易成功。 家長依據孩子的情況,讓孩子訂出可以自我約束的用電腦方式,但要保留家長可以修改規則的權利,一旦犯規使用電腦,孩子就有可能失去使用電腦的時間。一段時間之後,當孩子可以自我控制,專心做功課時,雙方可以再行協調,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。 電腦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必備,有時孩子確實需要電腦,與同學MSN 討論功課,或是做共同的小組作業,因此家長的電腦原則,也需要因實際情況作調整。科技本身並非罪犯,也不需要完全將電腦移出孩子的生活,只是不要讓電腦、手機、MP3、Wii遊戲,控制了她們成長中的大腦。 【健康世界2009年 2月號】 |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5)
- Mar 28 Sat 2009 14:00
一心多用的危機
- Mar 24 Tue 2009 22:22
同理心的重要
轉載自生命不落國
考試沒教的事》第一課:同理心
聯合報╱記者梁玉芳、賴素鈴2008/08/27
土石流毀家園「教他們搬家啊」
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: 少子化之下,孤獨長大,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、 工作品種不斷變換、物質慾望高漲;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、 夢想空間無限延伸。
但他們準備好了嗎?
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,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, 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,是課本沒教、安親班不上, 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。
本報採訪專家學者, 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:
◎同理心
◎生活能力
◎表達與應對
◎挫折容忍力
◎感情功課
◎永續學習能力
◎當錢的主人
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:
「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,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, 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。我從廁所出來,車一轉彎,我撞到一個學生。 『你怎麼搞的?』他很不高興。
「反正你快死」 黃春明心痛
「我說:『對不起,車子搖晃得很厲害。』他看看我,說:『 反正你快要死了。』我心裡好痛,回家說給太太聽, 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?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。」
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, 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,台下學生大笑。 李家同生氣了,斥責年輕學生:「我不是小丑,不是來愉悅大家; 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,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。」
黃春明、李家同的心情,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:在優渥的生活中, 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,我們會不會養出了「沒有同理心」 的下一代?
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, 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:「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, 不好吃,是給菲傭吃的。」洪蘭很吃驚, 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,「你看,又甜又多汁啊。 」
「為什麼不好吃的,是該菲傭吃的呢?」洪蘭感嘆, 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,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,「 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,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」。
「我想印張名片,頭銜是:『晉惠帝培養專家』。我想, 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。」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: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, 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。
沒鞋的小妹 「再買就好啦」
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,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, 母親要臨盆了,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, 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。
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:「再買一雙就好了,幹嘛那麼辛苦?」 老師看著學生,「他腳上穿的是NIKE,用的是名牌, 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,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, 他是真的不懂啊。」
女老師指出,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:「 你不好好讀書,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,沒有前途!」 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。
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
「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。也許很聰明,功課很好, 但沒有同情心。」
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。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,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, 但讓他擔心的是:那些M型社會右端、身處優渥的孩子, 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。
有一年,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, 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,但現在課本沒了,作業簿沒了, 路也沒了。
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
資優生「祖辰」在周記裡這樣評論:「誰叫他們住在那裡。 他們可以搬家啊。」游森棚非常驚訝,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, 但祖辰回他:「我又不住山上。」
游森棚思考:祖辰家境富裕,一路順遂,「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, 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, 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」。
祖辰並不是個案。游森棚說, 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,對他們來說, 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。
未來的菁英 瞭解世界嗎
游森棚憂慮,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, 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, 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瞭解的真實世界。「將來, 會是什麼樣子?」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?
「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,教育是失敗的。」游森棚說。
- Mar 23 Mon 2009 20:17
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
|
|
2008/09/09 09:39:59 瀏覽946|回應9|推薦11 | |
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
天晚欲雪,好友邀我去火鍋城,說滿腹心事要借火鍋一涮。為著不肯做母親,她與老公已成水火之勢,欲借我這個過來人做滅火器,令我安置好女兒後速速赴約。
當初她也極力勸過我,做母親投資太多風險太大,如果生個神童還好,當媽的裏子面子全賺足了,萬一生個木頭木腦的呆瓜,連自己的快樂都得賠進去,實在是虧大了。那時我笑她像個人販子,現在卻覺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。
幼稚園門前熙熙攘攘,我牽著女兒的手,老師躊躇著,似有話要說。半響,她微微歎道:這孩子含羞草似的,音樂課嘴閉成一枚堅果,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,就連遊戲時,也是獨自在角落張望。 我似乎感冒了,全身發冷,頭痛欲裂。女兒將臉藏在我的大衣裏,不安地蹭來蹭去,我愈發煩躁。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女兒,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寶寶中間,不僅身量不足,性格也甚是木訥。 老師斟酌再三,又說了一件愈發讓我尷尬的事,女兒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,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。旁邊有位家長擦肩而過,他好奇地回過頭,望望女兒,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。我在老師面前兀自強撐著微笑,心裏卻暴躁得想找誰大吵一架。
頭暈目眩地到了家,一攤泥般軟在床上。女兒推開門,期期艾艾地要我教她什麼,我極力克制著惱怒,閉上眼睛不去睬她。可不一會兒,我剛昏昏欲睡,門又發出刺耳的吱呀聲,她的腦袋在門邊閃閃縮縮,心力交瘁的我終於爆發了,狂怒地指著她喊叫:「滾出去,我不想再看見你,我怎麼會生下你這個白癡!」
女兒驚駭得縮到牆角,過了好一會兒,才瑟瑟發抖地問:「媽媽,一個人殺了自己的手,她會死嗎?」我氣急敗壞地將她藏在背後的手拉出來,頭立時嗡嗡作響,那麼多的血,那麼深的傷口!連淘氣都笨得險些殺了自己,老天啊,你到底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孩子!
我們跌跌撞撞地往醫院走,雪大起來,女兒沒有哭也沒有要我抱,一聲不響地在我身後緊追慢趕,看來她也知道自己闖了大禍。
到了醫院,醫生說傷口太深,為防止感染,縫合後要輸液,而且可能會留下永久性疤痕。好心的醫生責備著我的疏忽,女兒默默聽著,將瘦小的臉深深埋在膝間,長久地不肯抬起來。
打上點滴後,女兒睡了,方想起好友之約,急急回電說明原因,她幽幽地說:「看來不要孩子是對的,太難了。」
一句話觸痛我所有的暗傷,淚猛然間大肆潰逃。這些年丈夫遠在外地,我獨自在病弱幼子和繁瑣工作間奔走,巨大的壓力幾乎輾我為塵,皺紋天羅地網般自心底罩到面上,哪里還有香如故!當初我認為孩子是上天贈送的最好禮物,現在才知道,這禮物有那麼多教人承受不起的附加品。
握著電話,忍不住向好友傾訴自己的委屈與懊惱,說到下午那位家長好奇的表情時,我已是泣不成聲,好友連連勸我,說千萬不能讓孩子聽到這些話。
我回頭看看女兒,她向裏睡著,眼睫毛撲簌簌地抖,像蝴蝶濕了的翅膀。
到家已經很晚,一進門就聽見電話鈴響,女兒輕手輕腳去了臥室。女兒的老師說,她今晚一直在給我打電話,如果打不通,她會內疚得連覺也睡不著的。
原來,那位聽到我們談話的家長去找了她。他說他的孩子和我女兒最要好,那孩子告訴爸爸,好朋友拼命吃那麼多飯,不是傻,也不是貪吃,是因為她媽媽工作很辛苦,她要吃得飽飽的,就不會老是生病,會快快長高長聰明,會給媽媽做飯,幫媽媽拖地,媽媽就不會再煩了。
說著說著,老師忽然哽咽了,她低聲道:「您的孩子還說,媽媽最愛吃蘋果,她一定要學會削蘋果。」
放下電話,我忽然間看到茶几上的水果盤裏,有一個已經乾巴的蘋果,削得坑坑窪窪的,上面有淡淡的血漬,旁邊赫然躺著一把鋒利的水果刀!
我的心痙攣著,電光石火間忽然明白,她第一次進來,是想讓我教她削蘋果,我卻沒有睬她,她把自己傷得那麼重,只是試圖學著為我削一隻蘋果!
我來到她的房間,她居然換上了夏天才穿的公主裙,默默站在紅地毯上,似一個小小雪人,仿佛太陽一出即會融化。一見我,她眼裏閃過濃濃的歉疚,一下子,我淚盈於睫。她喃喃地說:「媽媽別哭,我給你跳舞,跳我剛剛學會的《風信子開了》。」
我發現她右腳的襪子有些異樣,她說,襪子破了一個洞,昨天脫掉鞋子進舞蹈教室時,有小朋友笑她露出的大腳趾,她便自己拿針線來縫,縫好後卻成了一個小包。
我蹲下來,摸著那個疙瘩,硬硬地硌著手,也硌著我的心。她的腳被磨了一整天,我卻不知道,她只有四歲半,怕媽媽會煩,自己苦苦琢磨著,竟然補上了這個破洞,做媽媽的卻嫌她笨!
她輕輕唱著,緩緩擺動手臂,合攏的雙手如一枚含羞緊閉的花苞。在燈光底下,花苞怯怯地打開,風來了,雨來了,她的單眼皮的黑眼睛一直看著我。她舉在頭頂的左手,還裹著厚厚的繃帶,花瓣一點一點展開,女兒如同一個小小的勇敢的傷兵,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夜晚,終於將自己開成了一朵比雪還潔白的風信子。
風信子低聲說:“媽媽,小朋友都笑我開得太慢了。還有人說我是白癡。”我一震,心被燙了似地猛一縮。 她頓了一下,靜靜地說:“舞蹈老師告訴大家,我不是白癡,我是白色的風信子,很安靜很怕羞,比紫色、藍色和紅色的風信子要開得慢一些,可等到開好了會最美。” 全世界的雪都在瞬間融化,我的臉上溢過暖暖的柔波,我俯下身子,抱住她柔軟的小身體,抱住漫漫紅塵裏離我最近的溫暖。
她伏在我的胸前,我看見窗外路燈暖暖的光裏,映著一個纖塵不染的琉璃世界。溫柔的屋簷上,慈愛的樹枝間,靜默的巷子裏,每一處,都盛放著白色的風信子。每一粒種子,都拼盡氣力,自九天深處趕來,匆匆趕赴一場花的盛會,從天上到人間,只為讓自己那一顆小小的心,開出一樹一樹的繁華。
我的心裏是從來沒有過的安然與甜蜜,我想告訴全世界的人: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吧,因為,風雪再大,受傷再深,她都會拼盡全力為你開一朵最美的花。
明天,我將告訴我的好朋友,擁有任何一朵風信子都是一件幸運的事。
〜〜本文摘自『家有中等生』
|
- Mar 23 Mon 2009 20:13
家有中等生
本文取自劉繼榮的部落格一文
|
|
|
2008/08/26 17:12:09 瀏覽1179|回應4|推薦21 | |
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「二十三號女生」。
她的班上總共有五十個人,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第二十三,久而久之,便有了這個雅號,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。
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,女兒卻欣然接受。老公發愁地說,一碰到公司活動,或者老同學聚會,別人都對自家的「小超人」讚不絕口,他卻只能扮深沉,人家的孩子,不僅成績出類拔萃,而且才藝兼備,連父母都顯得春風得意,說話比別人大聲。唯有我們家的「二十三號女生」,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。
因此,往往他一看到娛樂節目裏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,就羡慕得兩眼放光,恨不能變成親友團,坐在前排呐喊。後來,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,他很受傷地問女兒:「孩子,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?」女兒的回答更妙:「老爸,因為你不是神父啊!」老公無言以對,我卻不禁笑出聲來。
中秋節,親友相聚,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。眾人的話題,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。乘著酒興,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。
鋼琴家、明星、政界要人,孩子們毫不怯場,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,也說將來要做電視主持人,贏得一陣讚歎。大人們愈發春風入心,眉目含笑,家宴的氣氛格外熱烈。
十二歲的女兒,正為身邊的小弟妹,剔蟹剝蝦、盛湯擦嘴,忙得不亦樂乎。人們忽然想起,只剩她沒說了,大家都認為,她是孩子中間的老大,抱負更應該不同凡響,才能做弟妹們的榜樣。
在眾人的催促下,她認真地回答:「長大了,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,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、做遊戲。」
眾人禮貌地表示讚許,但不放過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。她大大方方地說:「我想做一位媽媽,穿著卡通圖案的圍裙,在廚房裏做晚餐,然後為我的孩子講故事,帶他在陽臺上看星星。」
親友愕然,面面相覷,不知道該說些什麼。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,端著酒杯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回家後,他嘆著氣說:「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?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,看著她當中等生?」
其實,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。從小到大,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,請家教、報課輔班、買各式各樣習題文本。孩子也懂事,漫畫書不看了鎖在抽屜裏;剪紙班退出了;週末的懒覺放棄了。像一隻疲憊的小鳥,從一個班辛辛苦苦地趕到另一個班。試卷、練習冊,一本本攤在書桌上,頭也不抬地一疊疊地猛做。
她到底是個孩子,身體首先撐不住了,天氣轉涼就得了重感冒。在病床上打著點滴,她還堅持寫作業,最後引發了肺炎,住院半個多月。出院後,孩子的臉小了一圈,聲音嘶啞,仿佛剛從戰場上廝殺回來。付出了這樣慘重的代價,期末考試的成績一出來,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第二十三名。
後來,我們再度絞盡腦汁,嚐試增加營養、獎品、禮物作為激勵……三番兩次折騰下來,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。而且一說要考試,她就開始厭食、失眠、冒虛汗,再接著,考出了令我們啞口無言的第三十三名。
我和老公舉手投降了,完全放棄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。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,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,允許她繼續訂休閒閱讀的書報,接著,家中安穩了很久。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,但面對她的成績,又有說不出的困惑。
週末,一群同事結伴郊遊,大家各自做了拿手的菜,帶著老公和孩子野餐去。一路上笑語盈盈,這家孩子唱歌,那家孩子表演小品,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,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,同時,她亦不時跑到後面照看那些食物──把傾斜的飯盒擺好、鬆了的瓶蓋轉緊、流出的菜汁抹淨,四處照應,像個細心的小管家。
老公看看我,我知道他心裏是有期待的,他一定希望女兒能接受別人的掌聲,而不是只為別人鼓掌。
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,兩個小男孩,一個數學頂尖,一個是英語高手,同時夾住盤子裏的一塊糯米餅,誰也不肯放手,更不願平分。豐盛的美食,源源不斷地擺上來,驕傲的他們看都不看,只盯住眼前這一塊小小的碎餅。
大人們連勸帶哄,怎麼都不管用。最後,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,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。我與老公對看了一眼,心頭有個微微的聲音:「沒想到,這個不吭氣的孩子,竟是個處理衝突的高手!」
回程的路上堵車,一些孩子焦躁起來,大人也開始不耐煩,車裏沒有了早晨快樂融融的氣氛,這時,女兒大大方方地開口了,新鮮的笑話一個接一個,她自己很平靜,但把全車人都逗樂了。
嘴裏說著,她手底下也沒閒著,那一堆盛裝食物的彩色紙盒,被剪成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小動物,引得其他孩子讚歎不已。到了下車的時候,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。看到孩子們圍著女兒連連道謝,並要求女兒在剪紙上簽名時,老公終於露出了自豪的微笑。
期中考後,我接到了女兒班導師的電話,首先得知,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,對於這個消息,我跟老公並不感到意外。不過,他說,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,他從事教職三十年,第一次遇見這種事。
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:「你最欣賞班上哪位同學,請說出理由。」除女兒之外,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。理由大致上有──熱心助人、守信用、不愛生氣、好相處等等,寫得最多的評語是──樂觀幽默、善良聰明。而且很多同學建議,由她來擔任班長。班導師感歎道:「你這個女兒,雖然說成績一般,但做人處事實在是很優秀。」
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:「孩子,你快要成為英雄了!」正在織圍巾的女兒,側著頭想了想,認真地告訴我,英語老師在上課時曾講過一句格言:「當英雄路過的時候,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。」她輕輕地說:「媽媽,我不想成為英雄,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。」
在溫柔的燈光底下,她安靜地織著手中的絨線,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,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,在她手裏吐出了星星點點的花蕾,我心裏,竟是驀地一暖。那一刻,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。
這世間有多少人,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,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裏的平凡人,終其一生都不能釋懷。如果健康、如果快樂,如果,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,我們的孩子,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。
長大成人後,她不會是最耀眼的那一個,她也許會成為──賢淑的妻子、溫柔的母親,或者是熱心的同事、和善的鄰居。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裏,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。做為父母,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?
〜〜本文摘自『家有中等生』
|
- Nov 16 Sun 2008 20:12
運動會拔河比賽預賽篇
哇!好精采!
運動會拔河比賽預賽篇!
其餘相片請參見相簿......
其餘相片請參見相簿......